第157章 武关_不见长安
两重天书网 > 不见长安 > 第157章 武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7章 武关

  谁知这一鞭子下去,那驴子倔脾气上来了,驮着驴车一溜烟小跑走了,任车夫怎么呼喊也不肯回头。

  车夫去追他的驴车去了,那对车工师徒修完了车,有些傻眼,来的时候好好的,这咋回去就没车坐了呢,几十里山路,背着工具能累死人的。

  张伟只得出言宽慰道:“无事,他刚才是往武关方向去的,要想去商洛县,等下他还得原路返回,你们在此等上一会儿就好了。”

  张伟这话说完自己都愣住了,因为他突然想起,昨天那伙人,明明白白得说过,那叫张伟的小子此时正在武关驿过夜。若不是他们的马车在半路坏了,按路程,确如那些人所说,自己昨天晚上就会抵达武关驿。

  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,可以知道的是,这伙人是急行赶路而来,说明背后之人事先并不清楚他的位置,而是在得到通知后,才临时派出了这队人。

  这么一来就可以断定,透露自己行踪的应该就是武关道上遇到的人,而自己除了在驿站住宿需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外,外人基本不会知道他的姓名,但是自己跟驿站的人无冤无仇,上层的争斗和这些地方上的小人物无关,驿站的人没有动机做这件事。

  那么唯一有可能透露自己行踪的,就是自己曾主动表明过身份的两个人,一个是回京述职的衡山郡太守杨茫,另一个就是即将上任江淮织丝局太监王胜全了。

  相比之下,张伟更倾向于是后者出卖了自己的行踪,不为别的,受后世流行文化影响,张伟主观上就觉得阉人就没一个好东西。

  想明白后,张伟嘴角露出一个冷笑,死太监,小爷我记住你了,咱们来日方长,你最好祈祷别落在我手里。

  马车修好后,张伟他们便继续上路了,往前走了数里地,便碰到了那名驴车车夫,此时他的驴车翻倒在路旁,那驴子则在一旁悠闲地吃着草。

  见那车夫一脸哭丧,张伟便让庞义他们帮忙,将那车子扶正,又多补了些钱给他,毕竟不是自己手贱,这车夫也不会碰上这么一出。

  虽然简单维修了下的马车走起来吱呀作响,但却不影响速度,几人稍稍加快了些脚程,下午三四点左右便赶到了武关。

  张伟第一时间去武关驿站办理了入住,由于他们来的比较早,自然是分到了房间,这让张伟松了口气,今天晚上总算是不用露宿街头,可以睡个好觉了。

  庞义和刘三赶着马车去找工匠铺换车轴去了,张伟则骑着马在附近闲逛,至于叶波,他个逃犯只能老老实实的窝在房间里,免得被人认出来。

  武关,位于今陕西省丹霞县武关镇武关河北岸,是方圆百里群山中唯一的一小块平地。武关历史悠久,早在春秋时就已建造,名叫少习关,战国时改名武关。

  武关北依少习山,南濒险要,关城旁还有武关河环绕东、西、南三面,可谓是山水环绕、险阻天成,曾被誉为“重关天塞控神州”,“武关一掌闭秦中,襄郧江淮路不通”,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  武关最恶心的一点就是,张伟他们来时走的武关西侧道路都算是平坦的,出了武关再往东行,道路沿山腰盘曲而过,崖高谷深,狭窄难行,史称“上山一道,不容并骑”,可谓是武关的天然屏蔽。

  张伟看着武关那高耸的城墙,正准备感慨,却又想起一事,自书袋中翻出《孙武兵法》,飞快地翻到了地形篇。

  张伟:“孙子曰:地形有通者,有挂者,有支者,有隘者,有险者,有远者。”

  张伟又往后翻了一页:“隘形者,我先居之,必盈之以待敌;若敌先居之,盈而勿从,不盈而从之,原来如此,这里应该就是兵法中所谓的隘了,确实,这破地方若是被敌人重兵占据,还是不要打比较好,敌人少就必须迅速占据,为我所用。”

  纸上得来终觉浅,等张伟骑着马在附近逛了一圈后,也是摇了摇头:“这怎么可能迅速攻占,道路狭窄,大军难以通行,就算上来了,兵力也铺展不开,奇怪了,刘邦、黄巢、李自成他们是怎么把这里打下来的?”

  张伟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,最后只能归结于,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,这几位提刀上洛的时间点基本都是社会即将崩溃的王朝末年,若是碰到守军临阵放三枪,对得起朝廷发的饷银,转身就投降那样的事,再坚固的雄关险隘也无用。

  “险隘。”张伟又掏出了书,“险形者,我先居之,必居高阳以待敌;若敌先居之,引而去之,勿从也,高阳以待敌?”

  张伟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武关,这才发现,武关整体坐西朝东,张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摸出一支炭笔,在旁边写下了自己的批注:占据地势高且向阳的地方等待敌人。

  “嗯,不能光等敌人来打,那样太被动。”张伟想了想,又在后面补上了一句,寻找机会反击。

  随后,张伟又在附近逛了逛,估摸着快到饭点了,便掐着时间回了驿站,结果一到驿站,就遇上了一个老熟人。

  张伟:“呦,这不是王公公吗,下官见过王公公。”

  什么叫冤家路窄,这就叫冤家路窄,冤不冤家张伟不知道,反正武关道的路确实挺窄的。

  张伟看着才抵达驿站的王胜全,表情有些玩味,王胜全则有些惊讶:“是你小子,你怎么还在武关,按道理你应该早过去了啊?”

  “路上遇到了些意外,就走的慢了些。”张伟没有过多解释,而是试图开始套话:“看来王公公是经常走这条路,十分熟悉,连下官的行程都能推断出个大概?”

  王胜全:“咱家不同于你们外庭之人,到了地方上就不动了,替陛下和老祖宗办事,哪年不得在这条路上跑上个三五趟的。”

  若是换作平常,王胜全估计理都不会理张伟,但是他这人有个优点,心善,尤其是在面对将死之人,就更有耐心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ctcw.com。两重天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lctc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